"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蟹賞菊菊花天",意思是農歷九月雌蟹最肥美,農歷十月雄蟹最肥美。轉眼,又至金秋,在這個季節里,大閘蟹已成了每家每戶,每一年都必不可少的經典菜肴,它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不管是蒸著吃,還是與各種食材搭配,都總能讓人回味無窮。
“吃遍天下百樣菜,不抵水中一只蟹”,金秋時節,螃蟹體大肥美,卵黃蓋頂,肉質豐盈,味道鮮美,正是食蟹的大好時節。中秋佳節臨近,多谷大閘蟹禮券正在火熱發行中。
于吃而言,食物在中國早不是簡單的果腹之物。尋常日腳自不待言。傳統佳節,尤其離不開各色時令吃食。且傳承有序,各有典故,食得精彩而有文氣。清明有糯團,金秋則箬粽,元宵不可少湯圓,而仲秋之蟹則萬萬不可或缺。賞秋菊與執蟹螯是仲秋之季的兩大重要樂事,前者可飽眼福,后者可滿口腹之欲,無此二事,則玩月之趣驟減。尤以把酒執螯,為歷代文人韻士所津津樂道。八七版紅樓夢第一集里,居蘇州閶門內的富家人士甄士隱請落魄書生賈雨村到自家園子里過中秋節,童子上了竹籠屜清蒸的螃蟹——那時候的湖蟹亦是名貴的食材,殊不易得。以當時賈雨村寄宿寶禪寺賣字撰文為生的財務狀況,那是斷然消費不起的。之后自然就是銀制的蟹八件,輕輕打開蟹殼,敲開蟹腳,但見膏似琥珀,蟹肉賽雪……酒過N 巡,手指腥膩之余,酸腐秀才自然免不了望月吟詩以及“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可以去充數功名!”之類牢騷,可見美食佳釀當前,可大助文思。那么,放浪形骸之狀也就是另一種趣致了。電視鏡頭里還極不厚道地給了十幾秒鐘蟹膏蟹肉的大特寫鏡頭,看得老饕們無比抓狂。清代那枚著名的吃貨——李漁,一生嗜蟹如命。自言:“螃蟹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與不可忘之故,則絕口不能形容之。”每歲于蟹未出之時則儲錢以待。家人笑其以蟹為命,呼其錢為“買命錢”,非但如此,為能隨時嘗到蟹味,這個老吃貨命家人釀酒制作“糟蟹”“醉蟹”,把糟蟹的醪糟叫作“蟹糟”,把酒稱作“蟹釀”,把甕叫做“蟹甕”,甚至把盛產螃蟹的九月十月稱作“蟹秋”,家里為他置辦蟹事的一個奴婢也被悲催地稱為“蟹奴”。明清時代文人雅士舉行蟹宴,不僅僅是執螯剔肉,解饞饕食,而是品蟹、飲酒、賞菊、吟詩,為金秋時節的風流韻事。
多谷大閘蟹禮券是饋贈領導長輩、親朋好友的最佳選擇,購買大閘蟹禮券也是最輕松購買大閘蟹的方式。多谷大閘蟹禮盒包裝,精美大方,攜帶方便,禮盒、禮券都您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