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菜薹、秭歸臍橙、國寶橋米、潛江小龍蝦、恩施富硒茶……這些湖北地理標志產品即便放到全國,名氣也是響當當的。但是,你知道嗎?截至2016年底,湖北獲國家質檢總局公告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共有154個。也就是說,除卻我們熟知的一批知名地標產品,還有更多的湖北優質地理標志產品亟待被消費者認識。
4月21日,湖北省地理標志產品企業聯合會在漢成立。至此,120家湖北省地理標志產品企業正式找到了整合資源、共同打響地標產品品牌的“家”。會上,推選出了1家會長單位、10家副會長單位和1家秘書長單位,武漢市正豐洪山菜薹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張為民被推選為會長。
小而散,優質地標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
青磚茶是咸寧赤壁的特色地標產品,曾經暢銷內蒙古、青海等西北地區。然而,湖北省咸寧市政協委員鄭紹方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同樣是磚茶,湖南安化黑茶線上價格和線下價格基本統一,而赤壁青磚茶,其線上價格和線下價格卻有著極大的差距。“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赤壁青磚茶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并且部分生產廠家‘各自為政’,即便是一些小廠家通過‘小作坊’的形式生產加工出來的磚茶產品,放到網上以后,也可以說自己的產品是趙李橋磚茶等,對產業造成很大的負面沖擊。”
與鄭紹方的觀點相同,當天與會的多位湖北省地理標志產品企業負責人認為,當前,省內地理標志產品發展現狀大多為小而散的企業,雖然地標產品質量優、有特色,卻無法形成較強的地標品牌,因而“養在深閨人未識”。“事實倒逼我們必須以品牌來打特色、贏市場、尋溢價。”多位地標產品企業負責人說。
抱團取暖,深入挖掘湖北地標產品價值
在國內,地標產品顯示出的巨大經濟社會綜合效益是有目共睹的:浙江“紹興酒”在申請地標產品保護之前,產品在國際市場上2/3的份額被產自日本和其他地區的“紹興酒”擠占,得到申請保護后,第二年浙江當地各酒廠出口“紹興酒”增長一倍以上;再如“龍井茶”自成為地標產品后,信譽度大幅提高,短短幾年平均售價從原來的每千克400多元提高到800多元,翻了一番。
如何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讓地標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湖北地標產品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湖北省是地理標志大省,地理標志產品居中部第一、全國第二。截至去年年底,已有172家企業54個產品獲國家質檢總局核準使用專用標志。”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曹傳鐸介紹,湖北地理標志產品的申報、核準、應用、保護與推廣工作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據了解,近年來,湖北各地按照“申報一個產品、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持續挖掘特色地理標志產品資源,不斷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性開發,有力推動了地標經濟發展。蘄艾、羅田板栗、房縣娃娃魚、伍家臺貢茶等地標產品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國寶橋米、梁子湖大河蟹、枝江酒等地標產品走出湖北、聞名全國,隨州香菇、秭歸臍橙、羊樓洞磚茶等地標產品遠銷海外,成為靚麗的荊楚名片。
省地理標志產品企業聯合會會長張為民認為,地理標志產品是一個不可多得,不可復制的金字招牌,應該做好開發、利用、培育和保護工作。
“成立聯合會,將發揮地理標志產品品牌作用,將那些具有地域特色、且富有文化內涵的、有影響的地標企業資源進行整合。同時發揮政府部門與企業、市場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幫扶地理標志產品企業發展壯大,通過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促進保護、提供服務,助推湖北省地理標志產品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
張為民表示,湖北省地理標志產品企業聯合會將致力于打造一個集產品質量溯源、技術咨詢、電子商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